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繁衍 >> 武装直升机也会违章外挂载人看似奇葩,却已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武装直升机开始演练起一项奇葩科目来,那就是利用直升机表面凸起的航电舱、武器短翼或者暴露的主起落架支柱在舱外临时载人,由于这种载人方式过于简陋而又危险,因此被人们戏称为“违章载人”。
具有串列座舱设计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在设计一般根本就没有考虑额外载人,让这种专职反坦克与对地攻击的战争机器用来运输人员显然是本末倒置,非常没有效费比。可各国武直为何仍乐此不疲呢?这要从10多年前的阿富汗反恐战争说起。
年1月英国海军陆战队一支小队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进攻塔利班一处据点的行动失利,一等兵马修·福特在战斗中失踪。为了营救大兵,海军陆战队发起了一场紧急营救行动,在缺乏运输直升机的情况下,四名海军陆战队员将自己绑在了两架W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航电舱和短翼根部,在第三架“阿帕奇”的护航下冒险返回战区。
在4名陆战队员机降抢回马修·福特尸体时,第三架直升机则在低空盘旋,向地面进行火力压制,最后陆战队员将尸体绑在直升机上,一起顺利返回基地。虽然此次大胆任务没能挽救大兵生命,却展示了武装直升机在紧急情况下执行战斗搜救任务的潜力。
六个月后,美国陆军的AH-64在伊拉克采取了相同的战术成功营救出一名受伤士兵。在这个例子中,武装直升机的副驾驶让伤员坐进前座舱,把自己绑在了直升机舱外。此后武直以“违章载人”的方式执行搜救任务就成为一种标准战术。
由于武装直升机设计的各不相同,所以“违章载人”的方式也就五花八门,因机而异。最为方便的是AH-1“眼镜蛇”,该机前机身两侧的弹药舱门打开后就成了理想的小板凳,可以很舒服地在这里坐上两个人,事实上AH-1在越南战争中就曾以这种方式紧急运输过伤员。最悲剧的大概就是意大利A“猫鼬”,由于缺乏AH-64的航电舱或AH-1的弹舱门,士兵只能坐在主起落架的轮胎上牢牢抱住起落架缓冲支柱才行。
欧洲“虎”式武装直升机的选择大概是最多的,士兵既可以脚踩主起落架轮胎面朝后坐在起落架支撑平台上,也能面朝前坐在短翼根部。法国陆航为“虎”直费心研发的“违章载人”方式很快就得到实际应用,在年6月于马里进行的“乌头行动”中,一架“虎”直就这样救走了一架坠毁“小羚羊”直升机的两名飞行员。
说到这里,俄罗斯武直可能要发表“我不是针对谁,而是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意见了。没错,就在其他国家武直费劲“违章载人”时,米里设计局的米-24“雌鹿”和米-28“浩劫”这两种武直却早已高枕无忧,前者在设计时就能在机身载员舱容纳一整个步兵班,后者后机身宽大的航电舱号称能容三人不成问题,根本无需“违章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