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

遇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吃毒性是眼镜蛇的80

发布时间:2024/9/17 13:08:10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4440903.html

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即使不是沿海城市,也可以经常吃到各类海鲜,特别是对于很多“酒友”来说,在相聚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来上一盘炒螺,不仅下酒,而且还能过嘴瘾。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螺都可以吃的,如果有一天,大家遇到了下面这种螺,一定要拒绝食用,因为它的毒性极强,有可能只是吃了一颗,就会因此丧命。

那么,这种螺是什么?它究竟有多毒?

这种螺是一种看起来和我们平时吃的“海锥”很像的小型螺类,它的学名是织纹螺,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作海丝螺、白螺、小黄螺等等,它的特点,就是个体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尾部很尖,整体细长,看起来和海锥锥很像,但是海锥锥没毒,织纹螺吃了却可能要人命。

从分布来看,织纹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它们隐藏在礁石和泥沙的底部,每年端午节前后,是这种螺大量出现的最佳季节。

由于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特别是福建地区,很多地方的人都有着吃织纹螺的习惯,这也导致织纹螺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尽管国家卫生部早已经明令禁止,却仍然有人铤而走险,说起来,主要原因,还是与织纹螺的口感很好有关。

从毒性的角度来说,研究发现,织纹螺体内的毒素是“石房哈毒素”,它的毒性是眼镜蛇的80倍左右,在食用织纹螺的时候,哪怕只是摄入了0.54毫克左右的“石房哈毒素”,也是会致死的。

而且“石房哈毒素”中毒后发病极快,一般在吃进去5分钟左右就会发病,而且摄入量越大,致死率越高,主要是神经中毒,前期会出现呕吐、麻木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助,那么,严重者就会因此死亡。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看几个例子:在年,霞浦县的一名渔民吃了织纹螺后中毒死亡;年,莆田一名男童吃了织纹螺后中毒,不足3岁的年纪就成了植物人。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因此,早从年开始,国家卫生部就已经明令禁止织纹螺的加工售卖和食用了,但是,由于很多地方都是自古以来就有吃织纹螺的习惯,比方说福建莆田地区,过去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沿海居民都会吃织纹螺过节。

因此,尽管已经禁止了将近10年的时间,但是却仍然是屡禁不止的,这也是织纹螺中毒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这里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早在古代的时候,织纹螺就已经被人们食用了,那么,为何近年来才开始出现织纹螺的中毒事件呢?

难道只有现代人吃织纹螺才会中毒吗?

其实,织纹螺如今毒性越来越大,和古人食用还是现代人食用无关,主要与织纹螺本身所在的海洋环境中,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

研究发现,织纹螺本身是无毒的,它之所以体内携带着致命的毒素,是因为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周围海水中的有毒物质,从而这些有毒物质不断在织纹螺的体内积累,从而污染问题越大,织纹螺体内的毒素也就越大。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近年来海洋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工业废水的排放,会让海洋中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很多海域在不同的季节里,都会出现赤潮的情况。

比方说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福建沿海地区就出现了赤潮的情况,当地渔业部门也是紧急发出公告,提醒大家在赤潮期间,尽量不要去吃海鲜,即使食用,也要做好“挑挑拣拣”,避免海产品携带着过量毒素引发中毒。

因为除了织纹螺之外,很多贝类也会因为海洋污染问题而出现毒素,比方说贻贝,在赤潮期间,如果食用了有毒的贻贝,那么致死率也是高达15%,而且近年来因为赤潮污染问题,每年在全球多地,都会发生赤潮期间使用贝类中毒的事件。

因此,本身就更容易携带着有毒物质的织纹螺,也就被禁止使用了,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而且赤潮现象的出现频率也是越来越高,这就导致织纹螺会携带着大量的毒素,从而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被毒化,最终变成有毒食物。

而在过去,之所以古代人吃织纹螺中毒的情况比较少,其实也与当时海洋污染问题没有那么严重有关,如今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自然也就需要更加注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7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