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生活环境 >> 六旬老汉酷爱玩风筝,被称为ldquo
摄影:王齐波编辑:苗锦锦
腾讯新闻出品
今年65岁的王春普酷爱风筝,被誉为“关东风筝王”。“二月二,龙抬头”,为了赶个好兆头,王春普制作了一条巨龙风筝。
今年65岁的王春普酷爱风筝,被誉为“关东风筝王”,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风筝圈,提起他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他制作的“巨龙”风筝无论从长度以及形态上都令人拍案叫绝。“二月二,龙抬头”,为了赶个好兆头,王春普和他的粉丝们一起,开始对一条巨龙风筝精心打扮起来……(图/文华商晨报王齐波)
“传统风筝老四样,蝴蝶、蜻蜓、燕子、鹰,‘龙’是风筝的老祖宗”,提起“巨龙”风筝,王春普打开了话匣子。他玩巨龙风筝已有30年了,家里的宝贝就是9条巨龙风筝。
风筝在我国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民间传统游戏项目。至于沈阳的风筝起源,据王春普介绍,在清末由一位山东潍坊的风筝艺人童辉带到这里的,为了寄托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他制作出花篮等很多漂亮的风筝,后来就流传了下来。王春普说,在沈阳像他们这样坚持纯手工制作风筝的人已经不多了。手工自制风筝,就是完成风筝“四艺”中的“扎”、“画”和“糊”,这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首先竹子要自己挑选,“要三四年的成竹,韧性好”。
把竹子刨开后,用酒精灯烤弯,达到自己想要的形状。然后是绑线,线要扎得结实均匀,绝不能过密过厚,否则会影响飞行;最后还要在缎子上画出图案。
王春普说,扎风筝、画风筝、糊风筝、放风筝被称为风筝“四艺”。常年扎风筝,王春普手上磨出了很多老茧。“现在生活在城市的许多人都喜欢放风筝,但没有时间自己做,喜欢去买批量生产的风筝。但实际上,真正的风筝技艺是讲求制作技巧的,有些风筝是中看不中用。我们的风筝虽‘土’但是‘活’。”
自制风筝是一项锻炼意志、考验综合素质的工作。在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中,风筝的制作是对知识面的掌握要求最严格的一项。对于制作者,除了要具备文学、历史、材料、生物等知识外,还须具备娴熟的绘画技巧,甚至木工、车工、油工、画师的活计都得掌握。此外,在潜心钻研风筝起源和发展史的同时,还要吸取国内外各种新式风筝的制作技艺。
王春普的家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风筝以及做风筝的工具,“燕子”、“老鹰”、“蝴蝶”随处可见,一只硕大的龙头更是引人注目。风筝分硬翅、软翅、立体、平面、龙系列等5大类。衡量一个风筝爱好者制作水平的高低,龙风筝最能作为代表,因为龙风筝是“风筝之王”!
王春普介绍,巨龙风筝属于“大制作”,每一节龙身之间都不允许出现误差,如果一节龙身误差一厘米,节的龙身误差就太大了。图为风筝放飞前,王春普在组装龙片,这需要大量时间。
王春普说,他制作的这个龙头突破了以往的局限,具有三大特点。首先,龙头有耳朵,一般的龙头没有耳朵;其次,具有双重飞翅;再次,能够分解,带电子灯。图为王春普在每节龙片横担上绑上鸡毛用于平衡风筝。
放飞时受场地和人员限制,沈阳市区几乎找不到适合放飞的场地。另外,巨龙风筝重达几十斤,放飞时需要五六十人。
放飞巨龙风筝的线看上去更像是绳子。
王春普在准备放飞巨龙风筝。
一些围观群众加入到放飞巨龙风筝的队伍中。
巨龙风筝成功放飞。
巨龙风筝升上天空,栩栩如生。
王春普笑着告诉记者,放风筝是一项全身的运动,益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各部位,还改善视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图为闲暇之余,王春普骑着电动车,来到城市空旷处放飞风筝过过瘾。
王春普盘鹰技术更是精湛,可以在没有任何风的环境内放飞自如。
为了纪念我国航母歼-15舰载机起降成功,王春普按照报纸上的图样自制了歼击机风筝。
歼击机风筝看着结构简单,其实它由12部分组成,声、光、电齐全,可以满足白天和夜间放飞。不仅可以完成滑翔、俯冲等动作,就连眼镜蛇机动等高难度动作也不在话下。
这些年来,王春普的大部分工资都投给了风筝,参加比赛、买料、买书,目前他已花了10多万元。一些人对他很不理解,“你做风筝能赚几个钱?”他说:“我一听这话就生气,我花钱花精力“玩”风筝,就图个高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