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殿中跌落的蛇
轻轻点开播放器欣赏
作者简介:胡杨木、浙江嘉兴人、爱好写作,作品多发表在嘉兴日报副刊周末版。从神殿中跌落的蛇
文
胡杨木
从古到今,没有一种动物比蛇跌得更惨的了。
在远古,人们将蛇作为祖先,顶礼膜拜。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兄妹,都是人面蛇身的形象。在美洲,印地安人的历史博物馆中,也有这样的人面蛇身图腾。只是名字不再叫伏羲和女娲。有说是,远古的中华祖先通过白令海峡,将这种崇拜的理念带到了美洲。这一点,着实可存疑:如果,美洲印地安人的祖先是黄种人,那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就面临着挑战。在美洲的黄种人可以逐步进化成褐色人种,为什么处于地球同纬度的中国人,依然是黄种人呢?又或者,中国人能进化成黄种人,同纬度的美洲印地安人却依然是褐色人种呢?再说,地处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与中国及美洲,都隔着浩淼的太平洋,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纪念博物馆中,同样有蛇的图腾。
所以,不管是东方,还是在西方,在远古,人类对蛇的崇拜是相同的。我无法惴测这究竟是基于什么原因,是因为蛇的神秘,还是因为蛇的冷血?神秘倒是有的,冷血却未必。在远古,人类还没有冷血这样的概念呢!要么,是因为蛇的繁殖能力的强大?这倒是有可能的。远古以来,对生殖的崇拜,同样是人类难以割舍的情结。生殖的图腾,也同样是古迹留世不变的主题。曾在一部记录片中看到蛇的交媾,那种叫做蚺的巨蟒,纠缠在一起的时间竟是几天几夜不息。真叫人叹为观止。
在西方,让蛇走下神坛的,可能是宗教的兴起。在基督教的圣经中,创世纪便描述了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因为受了蛇的诱惑,而吃了智慧之果,才懂得了羞耻,才懂得了男欢女爱。于是才有了人类的繁延。不过,在这里,蛇仍然是智者的象征。它所起到的作用,实在与神无异。很难想象,人类如果没有羞耻之心,现在的世界不知会成什么样子。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蛇对人类的贡献之大,是无与伦比的。不管创世纪中的蛇象征着什么意义,这一点是不能抹杀的。到后来《农夫与蛇》这一则寓言的出现,意味着蛇已是人们的心目中绝然走向了反面,成了忘恩负义的化身。蛇的普遍形象,已成了人们不齿的邪恶。让人听之,视之,不寒而栗。
在中国,蛇的形象的没落,却要温和,婉转的多。而且,是在作了理想化的提升之后,才遭贬斥的。
龙的形象,便是蛇的理想化身。那形象着实比蛇的形象光彩而生猛了许多。赋之以牛头,赋之以鹿角,赋之以鲤尾,又赋之以鹰爪。仅仅保存了蛇的身姿和鳞片,龙便成全了蛇的光彩的化身。以将龙最终神化成了皇位的化身,赋之以绝顶的权威,不让人膜拜也难。
在中国,毕竟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尽管已经将蛇提升为光彩夺目的龙了,但让蛇从神殿上走下,还作了许多的铺垫。在人的十二生肖中,仍保留着蛇的位置。被称之为地龙或小龙。但明显地,蛇已是借了龙的光了。在民间的《蛇呑相》的这一则故事中,仍保留着蛇知恩报恩的良好品质。这则故事说的是,从前一大户人家的公子,某日,在自家的后花园中,救了一条蛇。蛇被救后,游离公子时,忽回头口吐人言,说二十年后,诂公子再来后花园,必报公子今日相救之恩。二十年后,公子已考取了功名,且已官居相位,那日回家省亲,晚上饭后,他信步走入后花园中,见后花园中,徒然新增了一座大屋。大屋的门前和内庭的两侧悬挂着一排锃亮的夜明珠。已是相爷的公子,大为惊异。他从来没有听家人说过,后花园中新建了华丽的大屋。便信步走进大屋的门庭。在走进门庭的瞬间,他突然想起了二十年前,发生在后花园中,蛇回首忽吐人言的那一幕。心似有所感悟。便伸手去摘右侧的那一颗最大最亮的夜明珠。夜明珠虽然是垂着的,但却似是嵌在了门楣上,他使劲地将夜明珠掰松,才总算将夜明珠摘下。躺在他手中的夜明珠,晶莹剔透,光彩流动,令他爱不释手。他想再去摘一颗送给他的父母。便转过身,又去掰左侧最大最亮的那一颗。
其实,这座缀满夜明珠的大屋,是当年相爷相救的那条小蛇张嘴化成。它知道当年的救命恩人回家省亲了,它是来报恩的。那一排夜明珠,是蛇口中的牙齿,左右的那俩颗明显地更大更亮,是蛇平时噬物的利齿。恩人在拔它右侧的那一颗大牙时,蛇死命硬挺着。恩人掰下一颗蛇的大牙后,又转过身去掰蛇的另一颗大牙,蛇哪里还承受得住!它只嘴巴呑咽了一下,便将恩人连人带掰下的夜明珠一并呑入了腹中。跌落了牙齿和血呑。在这则故事中,蛇仍是报恩的形象。人性的贪婪,反倒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一则故事,一直被用作教育后人,要知足,人心不足,是会蛇呑相的。人的孝心,不能以贪婪为前提。
我老家也有一座后花园,小时候,听写父亲讲的这个故事,便会常常做这样的梦:后花园里何时突然出现一座挂满夜明珠的大屋,我也能伸手去摘下一颗来,但我从来不曾在后花园里救过厄难中的小蛇;后来,虽也在官场中混过几年,却距离相位实在是远得很。所以,故事中的情景,那怕我不停的发誓赌咒,我一定只拔一颗,决不碰第二颗,也是无用,终究没有能再一次地演绎过。这实在是很让人遗憾的事。
到后来,蛇的形象屡屡在人们的语言中出现时,蛇已被贬得只剩下邪恶的代名词了。反正,人或事走到了反面的极端,蛇就出现了。什么“蛇蝎心肠”啦,“杯弓蛇影”啦等等。“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梦中有蛇,解梦的人或心理师必会告诫你,谨防小人伤害于你!蛇在人们心目中的忌畏,可见一斑。便是美丽的事物,要把它说成不好的,也会全然不顾事物本来的形象,化成美女的毒蛇,着实让人感觉害怕得很。
其实,蛇的形象,并不象人们所说的那么可恶。游动的身子,很有摇曳生姿的味道。尤其是蛇在水中游动,昂着的头,一圈一圈的水纹,随着它扭动着的身子朝外不断地扩散,悄无声息。蛇真正攻击人类,一定是它认为自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从不会无缘无故地向人类发动攻击。
当蛇沦落成人们的盘中菜时,实在是蛇的大不幸。捕蛇之事,由来已久,古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只是借蛇说事而已。蛇之被人类捕杀,原先是以为药用,蛇皮,蛇兑,蛇血,皆可入药。便是将蛇骨焙成了灰,还可以成为中药的配伍。中药真是博大精深。但当食蛇肉,可美化人的皮肤一说越来越广为人们接受的时候,蛇的灭顶之灾也降临了。
广东名吃“龙虎斗”据说便是将蛇与猫同煮一锅。人类想象力的丰富,一经使用在饮食上,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出来呢?
我第一次被逼迫着吃蛇肉,还是在农村当知青时。那时的知青,玩世不恭者大有人在。那时节的农村又难见荤腥。知青中,便常有人捕蛇来吃。
那年夏天,同伴们照例捕到了一条手臂粗的乌梢蛇。被剥了皮的乌梢蛇。被剁去了头。粉红色的身子,兀自在案板上抽搐个不停。我不敢看,便自顾抱着一本书,躺在里间的床铺上假寐,蛇煮熟后,他们几个,便一起拥进了里屋,硬拽着我,要我一起去尝一口。我推托着,不肯去。他们竟威胁说,如不去尝一口,他们便将锅端进来。撬开我的嘴巴,强行喂我。硬逼之下,我只得无奈地随他们走去外间的桌子跟前。
煮熟的蛇段,肉色似乎变白了些。汤色略显混浊。倒确实散发着阵阵香味。但想到刚才在案板上兀自抽搐不止的蛇,我心怜悯,实在难以下箸。望着桌前如狼似虎的同伴,我只得拿起调羹,浅尝了一口汤。汤味确实鲜美,却不能缓解我心中的不忍。
据说,宰蛇、煮蛇不能碰铁器,一碰到铁器,蛇段和蛇汤便会发黑。连汤带肉吃完后,我让同伴伸出舌头,果然见舌苔上呈现淡淡的黑色。看来蛇段的发黑,并不是铁器相碰的缘故。
后来,经济发展了。南方的饮食文化侵满到了我的家乡。吃蛇竟也渐渐成了一种时尚。时见酒家门前摆着蛇笼的。蛇笼内,有大黄蛇,乌梢蛇,也有眼镜蛇,甚至蝰蛇的。越是巨毒的蛇,价格越是高。现在的人胆子大了,什么都敢往嘴里送。最常见的吃法,有一蛇四吃,品相端正的段,做成椒盐蛇段;蛇的尾段等剔出蛇肉,做成蛇肉羹;蛇皮切成丁,做成冷盘,其实,蛇身上并无鳞片,只是蛇的花纹象鳞片而已;蛇胆,放入斟着白酒的酒盅,呈墨绿色。食时,用牙签挑破胆皮,让胆汁流出来,撇去胆皮,盅里的白酒便成了翠绿色。望着蛇的胆汁在酒盅里漫开,我总有一种别一样的滋味在心头。说不清,道不明。早些年初食蛇时的那一份怜悯,自然已是荡然无存。但蛇皮和蛇胆酒,我却始终不敢碰。尽管傍人总会对我说,蛇皮食之,滑爽鲜美无比;蛇胆生吃,可以明目。
当人成为所有动、植物的天敌时,我不知人最后将会变得怎么样?
呜呼,从神殿中跌落的蛇们!
愿我们的文字与声音
能带给您最美的心情
南湖文学文学总顾问:吴顺荣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编辑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