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4月28日的报道,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其中,授予了34个青年集体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注意截图的红圈所示,有三支获奖团队都与航空发动机有关。在航空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发动机动力足够,搬砖也能飞上天。但是,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要比飞机本身的研制更难,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周期一般比飞机机体长5年以上,且新型发动机研发所需时间不断延长。早期,每隔5~10年出现一代新发动机,而从F到F(F22配装发动机)竟相隔30年。那么到底难在哪儿呢?航空发动机装载在飞机上,需要在高温、高寒、高速、高压、高转速、高负荷、缺氧、振动等极端恶劣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航空发动机对可靠性的要求极高,目前每百万飞行小时的空中停车率只允许2~5次。若以单台发动机计量,相当于使用90~年停车一次。正因为航空发动机研制如此之难,涉及众多技术领域,没有强大基础工业能力的国家,绝不可能进入航空发动机领域。这也是目前世界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独立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原因。另外,要想研制一款成熟的发动机,除了强大基础工业、巨额的经费投入外,经验上的积累也是一个方面。很多网友都指责我国发动机这么多年都没有追赶上美国,其实那是想得太简单了。由于技术难度大,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是研究-设计-试验-修改设计-再试验的反复迭代过程。研制一台新型发动机,一般需要10万小时的零部件试验、4万小时的附件试验和1万小时的整机试验。航空发动机是设计、制造的产物,更是试验工程的产物。这个过程这绝对不能省的,否则会存在重大隐患。当然,如果的投入长期化,再加上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力,那么,积累到一定时间,必定会开花结果。而今年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有三支获奖团队都与航空发动机有关,似乎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井喷时代到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次的三支发动机研发团队。首先是航空工业的一支研发团队,它就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型战机换发技术攻关团队。这外名称有点长,不过大家只要记住这个团队与成都所有关就行了,因为提起成都所的歼-10系列和歼-20战斗机,可以说是没有军迷不知道的,尤其是歼-20这款隐身战斗机已经装备空军,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可与美国F-22匹敌的重型五代机。为什么说这支发动机研发团队与成飞所有关呢?这是因为成都所曾召开过新型战机换发技术攻关团队学习座谈会暨主题团日活动。成都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攻关团队主要成员,以及成都所、成飞、试飞中心青年员工代表等很多人都参加了座谈。既然与成都所有关,而且又是换发,据此推测,这款发动机应该是“太行”改进型号,即WS-10B。其实在年的珠海航展上,换装WS-10B的歼-10B就曾进行过精彩的飞行表演,尤其是眼镜蛇机动等动作让现场观众一片惊呼,以前只有美俄都国家能表演的动作,我们歼-10也可以做到了。经过改装后的WS-10B发动机性能得到巨大提升,并且装配了轴对称矢量推进喷管,也是非歼-10B敢在航展公开表演眼镜蛇机动的原因。同时,在珠海航展的室内展馆,还展示了矢量发动机的大量图片。另外,在年的第18届北京国际航空展上,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展台公开展示了矢量喷口调节片和密封片,这可是矢量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这也是关于我国矢量发动机信息的又一次公开透露。提起矢量推力发动机,好多人都误以为我国仿制了俄罗斯的技术,其实不然。我国的推力矢量技术研究走的是与国外不同的道路,自上世红90年代开始,我国就专攻轴对称柔性矢量喷管技术,在2和4两届珠海航展上公开展出了航空工业动力所为“太行”发动机研制的轴对称柔性矢量喷管的试车图片。年珠海航展公开展示了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数字控制系统,其中包含轴对称柔性矢量喷管的控制机构。年珠海航展,安装隐身轴对称柔性矢量喷管的歼-10B飞机公开进行飞行表演,标志着我国矢量发动机走向了实装化的道路。所以说这次新型战机换发技术攻关团队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也是实至名归。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曾在年亮相央视《开讲啦》栏目,讲述了歼-10B“眼镜蛇”、“落叶飘”动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据李刚介绍,年11月6日,他的战友驾驶歼-10B飞机,在珠海航展上精彩亮相,“眼镜蛇”、“落叶飘”等机动动作,轰动全国,震惊世界,但是在巨大的成功背后,是试飞员们将近一年的时间,近百架次的飞行试验,近千个试飞动作。我们只看到了今天成功的那一刻,岂不知,WS-10B矢量发动机的研发背后有多少人的努力和付出!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另两支获奖的发动机研发团队,他们都属于中国航发集团,即中国航发集团某新型发动机研制团队和中国航发涡轮院某发动机研制团队。尤其是某新型发动机研制团队,既然敢称之为“新型发动机”,自然是“太行”发动机之后的新型号了,据此推测应该是“峨嵋”WS-15发动机,这也是歼-20的标配发动机。其实,早在年5月25日晚播出的央视《工匠之家》中,就披露了“峨眉”发动机的信息,这期节目虽然是报道中国航发黎明厂劳模的事迹,但节目开头就点明我国在年珠海航展公开作飞行展示的歼-20使用的发动机,从零部件加工到组装和总装,都在黎明厂完成。报道中还说中国发动机实现了从第三代“太行”到第五代“峨眉”的历史性跨越。上面是当时的截图,大家可以仔细看看。那么,还有一支获奖团队研制的是什么型号的发动机呢?既然大推力的“太行”和“峨眉”发动机是不可能了,那么很可能就是新中推了。猜测对不对欢迎大家讨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