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

五重谍报王脚踩两条船的危险人物,被关押2

发布时间:2023/8/7 20:18:32   

袁殊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但是,说到电视剧《伪装者》中的大哥明楼,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明楼拥有三重身份,表面为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特务委员会副主任、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其实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真实身份则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代号“眼镜蛇”。

现实从来都是比影视剧中要残酷很多,电视的结局,明楼继续在汪伪政府继续着遮天蔽日的隐蔽活动。而现实中的袁殊,则因为五重的间谍身份,并没有获得好下场。

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后,袁殊依照中共秘密指示,转入了苏北解放区,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对袁殊极尽唾骂,有的人说他是汉奸,有的人说他是军统特务,有的人说他是中共特务,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潘汉年的得力手下。

著名评论人张颐武在文章《随风而逝:袁殊的故事》中写道:

“袁殊的经历的确比侦探小说和电影更有传奇性,或者阿拉伯的劳伦斯没有这么复杂……时间让许多有趣的传奇被悄然遗忘了,二十世纪其实走得很快。历史的缝隙有太多的故事,它们掉进去就再也无从寻觅。它们已经‘随风而逝’了,但偶尔留下一点踪迹,如同图书馆长椅上的斜阳,引人怀想。”

资深记者金雄白曾在《汪政府的开场与收场》中这么评价袁殊。

袁殊这个人,真有他的一手!他好似一个天生的特工人才,在抗战前后,情报工作的迅速而正确,推他为第一手。

袁殊传奇的一生,14年的谍报生涯,他的坚韧不拔,可以从他的童年追溯一二。

1

袁殊,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一户没落的官宦人家,曾名袁学易。

他的父亲袁晓岚乃是秀才,精于算术,热衷排满运动,年轻的时候就是同盟会的会员,为革命事业几乎是倾家荡产。母亲贾仁慧出身与清朝盐商之家,由于夫家没落,她一度靠娘家资助和典当嫁妆生活。

袁殊外祖父母去世后,母亲没了依靠,便带着儿子袁学易和袁学礼到上海投靠丈夫。但是,彼时的袁晓岚已经有了新欢,哪里还想得起原配夫人。

没有袁晓岚的接济,贾仁慧只能带着袁殊兄弟二人在浦东落脚,靠教棚户区的人工识字为生,兄弟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当街卖过大饼油条,擦鞋擦老虎灶,童年的袁学易生活的十分艰辛。

所幸,袁晓岚并没有忘记自己还有儿子,于是托人将袁学易介绍进了上海立达学园读书。在学校的这几年,袁学易加入了“黑色青年”团体,这个团体主张建立“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状态社会”。

袁殊日本留学时与同学的合影,后排右一为袁殊

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学易改名为袁殊,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的大游行。

年,袁殊参加北伐军,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18师政治部连指导员,受到袁晓岚之友胡抱一的提携,加入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清党,回到上海。

年,袁殊远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

年3月16日,在陈望道等人的关怀下,创办《文艺新闻》。《文艺新闻》一共出版了整整60期,时间长达16个月。这也使得袁殊在上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上海的一些老人,文化界的一些老前辈对袁殊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从他保存下来的字画墨宝可以看出,他的人脉关系非常广。

年10月,袁殊投身革命,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立即转入了特科,参加中共情报系统的工作,成为灰色人物,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2

从年10月到年10月,袁殊以多重身份从事中共地下情报工作长达14年之久,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

年春,袁殊经由表兄贾伯涛的介绍,见到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头子吴醒亚,成功打入中统内部。

年,袁殊被吴醒亚任命为“干社”情报股股长。后来经由吴醒亚的介绍进入了新声通讯社当记者,从而获得了出席南京政府记者招待会的机会。在招待会上,袁殊结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并成功打入日方情报机构。

抗战时期的汪伪政权控制区,袁殊是公认的汉奸,但是各界的高层对他的身份始终有疑虑,国民政府曾多次密令调查袁殊的真实身份,但是袁殊始终没有暴露身份。

直到年,因“怪西人案”被捕入狱的袁殊暴露了中共身份。在审讯中,袁殊立即自首叛变,但是他仅承认自己的中统身份外,其余一律不说。

在袁殊口中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又碍于他与吴醒亚的关系,同时也害怕得罪日本人,袁殊被判坐牢两年六个月,在南京模范监狱服刑八个月后,在其父亲的各方营救下,袁殊得以出狱,随后与妻子远赴日本,韬光养晦一年。

年4月,为了开拓情报来源,袁殊加入了青洪帮,成为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师兄弟。

青帮大佬:杜月笙(左)、张啸林(中)、黄金荣(右)合影

与此同时,他将一份有关日本各重要城市状况的机密资料交给了潘汉年,借此得到中共的谅解,由此得以恢复与中共的情报关系。

在这以后,到抗战胜利,是袁殊为中共情报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袁殊完成的情报工作可谓数不胜数。

现如今,我们只要提及潘汉年,必提袁殊,因为抗战时期潘汉年所获得的大量情报直接出自袁殊之手。袁殊在建国后常常对人说:

我们好像是串戏,在幕后指挥的潘汉年、王子春,在台上表演的是我。

潘汉年

但是,历史总是会有另外一面的。

3

抗战胜利后,得知国民党将以汉奸罪名起诉袁殊,中共将袁殊秘密转入根据地,并于年在根据地重新入党。抗战有功的袁殊变成了共党汉奸,并被国民党通缉,国民党还派人去到袁殊的老家苏州抄家。

年,潘汉年最后一次在北京与袁殊见面,潘汉年曾十分伤感地对袁殊说:

“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

年4月5日,潘汉年事发后的几天,袁殊也受到牵连,因犯有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判刑12年,并被定性为叛徒、反革命分子、特务、汉奸。

当年,军事法庭下达的判决中,描述袁殊的罪行:

1.叛变革命,充当军统特务;2.充当日本特务、破坏中共的情报组织;3.充当汉奸、对我江南抗日根据地进行清乡扫荡;4.混入内部,秘密与敌人保持联系。

年,刑满的袁殊有遇到“文革”,被再度关押了8年。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到达湖北武汉大军山少管所后,袁殊给大女儿马元曦写了一份信,袁殊的子女都没有想到,消失了20年的父亲,又奇迹般地出现了。

年,袁殊被释放,却仍无自由之身,行动亦受限制。他曾向组织提出前往日本或香港安度晚年,却未被允许;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9月6日,袁殊亦被宣判无罪。

当天,袁殊在日记中写道:

“至此,入狱20年,劳政生活8年,屡经向各方申诉(年起卧病脑血栓,在香山安心疗养8年),历乱生涯,始及重见天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及于我身,一切冤假错案,在实事求是的精神照耀下,得到平反。”

平反后的袁殊是孤独的,大家对他的评价也都是莫衷一是。

就连袁殊的儿子曾龙也说:

“父亲的一生主流是好的,但缺点错误也不少。作为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来说,他是复杂的,难以把握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他不过是个小人物。”

年,袁殊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就此落幕。

我们无法评价袁殊的过往拥有多么复杂的色彩,但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袁殊用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中讲述袁殊的一生,充分肯定了袁殊的卓越历史功勋:

“袁殊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战线和情报战线上功勋卓著。是中共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多重身份长期打入敌人营垒,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忍辱负重,成功地掩护了潘汉年及其情报班子,为党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战略情报,为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历尽艰险,几遭不测,不顾个人的毁誉完成了党交给的特殊使命,是一位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的无名英雄。”

自此,袁殊的一生终于被定性了,他的一生也终于被正名。袁殊应该是无悔的,在伟大的战斗中,他为自己立下了一座丰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7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