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习性 >> 湘博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9日讯(记者任波通讯员李叶)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曾说:“从未见过开罗的人,就等于没有见过世界。”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母亲河”尼罗河的哺育下,埃及大地上发展出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巍然屹立的金字塔、宏伟沧桑的神庙石柱、独特复杂的象形文字,仿佛都在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为让观众了解这个神秘而伟大的国度,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联合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共同打造的“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以下简称“古埃及展”)于昨日上午8时30分在湘博宣布开幕,顿时引来无数观众认真观展。
跨越古埃及余年
湘博古埃及展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尼罗之歌”,讲述了在茫茫沙漠的狭长绿色生命带上,古埃及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前王朝时期的鱼形调色板、中王国时期的雪花石膏香料瓶、拜占庭时期的木梳等,都表现了古埃及人对个人装扮的注重、对生活的热爱。农耕场景壁画局部、书吏雕像、厨师小模型等,再现了古埃及人农耕和劳作的场景。第二单元“多元信仰”,通过各种神庙模型、青铜雕像、护身符、动物木乃伊等,介绍埃及作为一个多神论国家,供奉着不同的保护神,并具有多神组合、动物崇拜等特点。第三单元“不朽传奇”,通过孔苏金字塔、帕第阿蒙尼莫普木乃伊、《亡灵书》等珍贵展品,介绍古埃及人永生不灭的丧葬观念。《亡灵书》是一部由咒语和插图构成的墓葬文献,其含义就是“重见天日之书”,此次展出的《亡灵书》长达3米,用象形文字书写,从右往左阅读。此次展出的余件珍品,时间跨度余年。
本次“古埃及展”在展览期间,每周二、四、六上午将提供展览AR/VR虚拟体验。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观众可步入数字化构建的古埃及神殿,探寻阿努比斯神的秘密,接触埃及人的永生之梦;也可以踏入传说中的埃及古墓,沉浸在它的艺术、历史、建筑和神话故事中。
李晓东趣谈湘博文物
中国著名古埃及学专家李晓东昨日也来到了湘博。记者在湘博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上找到了他,专门请他谈一谈是否在湘博展出的湖南文物陈列中找到与本次“古埃及展”类同的文物。
李晓东教授向记者打开手机,翻到新拍摄的一张相片说,这是他刚在湘博二楼的“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看到的从湖南宁乡黄材出土的人面方鼎。这个方鼎四面均为同一“人”的面部头像,这和新开幕的“古埃及展”第二展厅南侧展示的哈托尔柱头十分相似,在这块石柱头四面均雕刻有女神哈托尔。李晓东认为,湖南宁乡黄材出土的“人面方鼎”中的“人面”,应当不是“人”,而是“神”。
古埃及展陈列的帕第阿蒙尼莫普木乃伊,在木乃伊的底棺上绘刻两个动物守护上方一轮红日的图画,这和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上出现的太阳位置和形状十分相近。但李晓东却指出,两者有着明显区别。古埃及文物的太阳是在羊角之上,并且由两条眼镜蛇守护,这是马王堆文物不具有的重要元素。
在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出现有亡人和龙形船的画面,李晓东教授指着出土于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间的“船和水手小模型”说,用船送别亡人,这应当是古代文明“心有灵犀”而相通的结果,但很明显,古埃及文物船的两头都扎了起来,这代表的是古埃及用莎草扎起来的船,船舷下方绘刻一只眼睛,那是古埃及一个神的眼睛。在中国福建等地,也有在船舷绘刻“神”的眼睛的习俗。
对于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马王堆老太太”辛追手拄拐杖的画面,李晓东教授印象深刻,他说:“我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在古埃及展第二部分展示了狮首人身的塞荷迈特女神像,她也拄着拐杖,那根拐杖实际上是权杖。‘马王堆老太太’辛追在生活中更像是一位掌握有权势的人物。”
今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30分,李晓东教授将在湘博一楼学术报告厅作“古埃及密码:如何像专家一样读懂古埃及文物”讲座。
参观小贴士
本次“古埃及展”为湘博收费展览,成人票为30元/人,优惠票为15元/人(优惠对象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现役军人,低保户凭有效证件)。免票对象为65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由家长陪同的1.3米以下的儿童。
展出日期:9月28日—12月5日。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