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

军工天地从ldquo勤务兵rd

发布时间:2022/7/14 17:21:57   
轻度白癜风能治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826/4686319.html
军工天地

一些影视作品中,常有步兵分队被围攻而呼叫空中火力支援的场景。这时,登台的主角常为武装直升机。降维打击,弹雨倾泻如注,火花四溅,烟焰漫卷,险情顷刻间化解。

正是凭借强大的火力输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武装直升机在对抗日益激烈的战场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持续升级和重点发展。武装直升机的保有数量、先进程度以及技战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征,是携枪带弹、火力强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非所有携枪带弹的直升机都是武装直升机。区别在于,武装直升机是“专业拳手”,而兼具“肚大能容”和“携枪带弹”特征的早期运输直升机显然配不上“武装直升机”这一专业称谓。给直升机加装武器的最早尝试始于20世纪40年代。年底,纳粹德国在Fa-型运输直升机头部加装了一挺机枪,成为世界上较早具有自卫能力的直升机。此后,美、苏、法等国都开始给运输直升机加装武器,但这些用于空中自卫的武器火力较弱,打击能力不足。因此,这些直升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催生了AH-1“眼镜蛇”专用武装直升机。它是由UH-1“休伊”运输直升机改进而来,其研发之初就将火力打击列为重要能力之一,在战场上表现不俗。该系列直升机开创了专用武装直升机窄机身、纵列式驾驶舱布局的先河,对后来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影响较大。美军武装直升机投入越南战场的同时,苏联的武装直升机研制也取得成果,推出了米-24“雌鹿”。米-24“雌鹿”由米-8“河马”运输直升机改进而来,驾驶舱和机身形状的改变,减小了武装直升机的正向迎风面积。桨盘面积的缩小以及旋翼转速的提升,保证其总升力不变但飞行速度有所增加。与AH-1“眼镜蛇”不同,米-24“雌鹿”系列保留了货舱,可以运载一个班全副武装的士兵,有“飞行步战车”之称。在阿富汗战争中,米-24作为空中火力支援的主要担当,被“毒刺”导弹击落不少,但这依旧无法撼动其战场“救火队员”的地位。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时代到来,第一代武装直升机渐渐显露出发动机功率小、安全性差、机载电子设备落后等短板。对装备信息化的需求催生了第二代武装直升机的研发。第二代武装直升机的代表型号有AH-64“阿帕奇”、卡-50“黑鲨”和米-28“浩劫”等。这些武装直升机机动灵活、隐蔽性好、火力强大,增加的电子对抗系统、红外对抗及干扰装置使其战场生存能力更强,加载的红外瞄准系统和使用可“发射后不管”的导弹显著提高了反坦克、反装甲能力,并出现了轰炸、强击等用途的武装直升机。同时,其航电设备持续完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武装直升机攻击威力明显提升。对直升机的频繁使用使得直升机之间的空中对抗变得不可避免,为争夺低空和超低空的制空权,世界各国很快开始研发空战能力更强的第三代武装直升机。其特点是飞行速度更快、机动性和隐身能力更好、贴地飞行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出色、生存能力和空战能力更强。代表性机型有“虎”式和卡-52“短吻鳄”等武装直升机。这些不同代差的武装直升机从功用上大体可以区分为专用型和多功能型两大类。专用型武装直升机主要遂行火力打击、编队护卫等任务;多功能型武装直升机不仅能遂行火力攻击和护卫任务,还可以运输货物。一些通用运输直升机临时加装武器也可以“客串”武装直升机,但因其并不以火力打击为主,所以也称不上是标准的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的问世,使军用直升机从战场“勤务兵”的角色转为“战斗员”,走向战斗前沿。低空攻击隐蔽、突然、机动灵活,这使得地面有生力量、坦克、火炮、步战车甚至武装直升机等目标随时面临着“灭顶”之灾。作为现代“飞行陆军”的“带刀侍卫”,先进武装直升机不仅“武艺”超群,它还有其他多种技能傍身。火力强大。现代武装直升机可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炸弹、航炮、机枪、空空导弹及地雷、鱼雷、水雷等武器,能攻击地面、水面和空中的各类目标,包括装甲车辆、雷达站、炮兵阵地、前沿哨所、简易工事、通信枢纽、地(水)面有生力量以及低空飞行的敌机等。载弹量多。以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为例,它配备有30毫米口径航炮、12枚反坦克导弹、80枚火箭弹,还可在机身两侧短翼下4个挂架上挂载炸弹。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可携带自动机炮炮弹发,机身两侧短翼下的4个挂点可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较大的载弹量和较多的弹种,使武装直升机能以强大火力攻击多种目标。防护优良。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面临的威胁很多,既有密集的地面防空火力,又有空中的战机或直升机,还有专为其“量身打造”的反直升机地雷。因此,各国都想方设法强化武装直升机的防护力。防护的重点部位是机身、座舱和油箱等,主要采用装甲防护的方式。另外,武装直升机一般都采用抗攻击和抗坠毁设计及结构,如防弹自封闭油箱即使中弹,也不会起火或因漏油影响一时的飞行。起落架、机身、座椅一般都具备耐坠吸振能力,以便在关键时刻保护机组人员。“虎”式武装直升机强化了座椅装甲板,除飞行员侧面有装甲板之外,座椅坐垫两侧也加装有装甲板。卡-50“黑鲨”的座舱具有双层防护钢板,能抗击12.7毫米子弹的攻击。卡-50还是世界上第一种配备弹射座椅的武装直升机,紧急情况下飞行员可以借此死里逃生。感知灵敏。信息化战争又被称作“发现者的战争”,被发现就意味着可能被攻击,被攻击就意味着被摧毁。因而,对抗双方都在极力追求先敌发现。这也迫使武装直升机的侦察感知系统不断进化。AH-64A“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不适应数字化战争的弱点,于是有了后来的AH-64D“长弓阿帕奇”,其一项主要改进就是安装了先进的毫米波火控雷达系统。该系统能跟踪并识别多种空中和地面目标,通过对比,列出最具威胁的目标及打击次序。俄罗斯的米-28N武装直升机,是在米-28“浩劫”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增加了能保证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各种设备,包括导航系统、通信保障与指挥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等。其毫米波火控雷达不仅具有探测和火力控制功能,还可充当导航辅助设施。这些感知能力的提升,使得米-28N武装直升机有了“暗夜猎手”的别称。通用性强。现代战争中任务多样性、威胁多元化,武装直升机必须有更多技能“傍身”。这使人们在设计武装直升机时对“通用性”的考虑增多。卡52“短吻鳄”作为卡-50“黑鲨”的发展型,主要区别是增加了一个武器操纵员的座位,功能明显增多,既可用作攻击直升机,也能用于战场侦察和指挥。“虎”式武装直升机在设计之初就有反坦克型和火力支援型两种基本构型。火力支援型偏重对地面有生力量和集群轻装甲目标攻击,同时兼顾应对部分空中目标;反坦克型装备有“长钉”系列反坦克导弹,主要用来攻击重型装甲类目标。这使“虎”式武装直升机的“食谱”范围更广。从本质上讲,武装直升机诸多功能的具备与作战能力的提升,每一步都是应用新科技的结果。这也意味着,武装直升机要在对抗日益激烈的战场上立足,对新科技的依赖程度必将进一步加深。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