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在很多人眼里一直不太行。其实这种情况近几年已经有所好转。例如大量装备歼-11BS的太行发动机,目前已经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在综合性能上,已经不弱于AL-31F。更为难得的是目前歼-16多用途战机使用的发动机,据称是太行发动机的增推版本。其性能与美国的F-GM-在性能上已经接近。这样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今天我们聊聊太行发动机另外一种改型。那就是太行发动机的TVC版。本文所有图片均为装备太行发动机TVC版的歼-10B战斗机。关于TVC,准确说就是矢量发动机(英文全称:Thrustvectorcontrolengine,简称:TVCEngine),指的是喷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的一种发动机。这项计划美国和俄罗斯很早以前就开始研制,具体试验型号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例如著名的X-31先进技术验证机。X-31先进技术验证机采用最原始的三片式推力矢量技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就是这样一型采用推力矢量最初版本的验证机,在与美国海军当时最先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模拟空战时,在近距格斗过程中,X-31验证机以32:1的战绩遥遥领先于F/A-18大黄蜂战斗机。我们都知道,大黄蜂战斗机在第三代战斗机中格斗性能已经非常出色,却被一款验证机全面压制。这里面推力矢量发动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的ATF计划全面提速,也就是后来的F-22战机。这型飞机采用了当时新设计的二元矢量喷口,在试飞过程中,所展现的超机动性能让美国空军精英飞行员都大为惊讶。后来俄罗斯也开始公开自己的推力矢量技术,比较典型的是当时的苏-37战斗机,通过推力矢量发动机与三翼面的结合,展现了完美的超机动性能。可惜的是,这架国宝级的军机后来在一次试飞任务中坠毁。进入21世纪后,第一款将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实用的战机,一定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款战机是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战机,让人敬佩的是,当时这项技术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小白鼠当得让人心服口服。终于经过近10年的磨炼后,俄罗斯打造出自己的推力矢量飞机,一款是以苏-30MKI为基础,全新研制的苏-30SM战机,一款是全新大改的苏-35战机,可以说,在三元矢量喷口技术上,印度空军功不可没。美国空军于开始批量装备F-22隐形战斗机,这型战机与最初的YF-22相比,在设计上有很大的改进,整体性能更为实用和强大。特别是全新的二元矢量喷口,为F-22战机带来了无可比拟的超机动性能,有兴趣可以在航空新视野视频区寻找F-22战机的飞行视频,相当震撼。我国近十多年,也开始全面研制这项技术。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中国空军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进行超级眼镜蛇时的全程高清细节,可以看到,完成这项特技,国产的推力矢量发动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所有图片均为航空新视野原创摄影,我们发表的图集,最大程度坚持小编现场实拍。通过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国产的推力矢量技术采用的轴对称矢量喷管,也就是可以度自由偏转的喷口,表面看与俄罗斯的AL-31FP一样,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款在常规机械式收扩喷管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通过喷管扩散段的偏转改变发动机排气方向。具有简单、轻质、低风险的特点,对飞机、发动机主机的改装要求小,是实施推力矢量技术的最佳喷管方案。这款轴对称喷口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喷口位置细节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以及精加工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将这一技术实用化。而欧洲那些传统航空大国却没有研制成功。在大家眼里工业技术一流的日本,也仅仅制造了一款最入门的推力矢量喷口。类似于X-31技术验证机上的那种。我们之前有过细节报道。通过这一组图片可以看到,作为一款单发战斗机,在进行眼镜蛇机动的时候,由于飞机速度过低,很多翼面几乎失速。此时要完成这项超机动,完全依然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推力以及矢量喷口与飞机的反作用力。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大家可以看其中一张图片,发动机喷口偏转非常明显。图片为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装备的发动机喷口的特写。与传统发动机完全不一样。相比于俄罗斯的推力矢量发动机。我们的设计更精巧,结构重量更低,推力损失更小。图片中的歼-10B战机和推力矢量发动机均为纯国产装备。通过这项改进,歼-10B也成为目前唯一能做超机动飞行的单发战斗机。最后我们再看看这一架战机的机头,可以判断,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并没有安装火控雷达,推测主要还是以试验为主。未来会不会在歼-10战机改进型号上,采用这一技术还是未知数。但是可以肯定近几年歼-20战斗机的发动机会有惊喜。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歼-20不是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四代机,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大家对于国产的推力矢量发动机有什么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