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习性 >> 聊一聊直升机为什么会突然失控砸向地面,不
大家好,我是“从0开始观世界”的零哥,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直升机有时为什么会陷入无论怎样加大马力,不管螺旋浆转得有多快,都无法阻止升力的消失,而最终导致坠机事件。
先来看两个例子:
在一个汽车广告拍摄现场,导演请来一架“眼镜蛇”直升机来陪衬广告中的汽车,直升机做了一个“贴地通场”,然后突然拉起准备大坡度转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俄罗斯某空军基地一架送快递的“米格”直升机正在缓缓下降,突然它的下降率越来越大,再引擎轰鸣,旋翼呼啸声中,起落架大速度触地,弹跳倾覆。直升机连同里面一吨多重的快递瞬间“付之一炬”。
在世界各地,直升机这样突然下落坠的事故时有发生,就连先进的“鱼鹰”直升机也无法幸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直升机的旋翼由于“下表面”气压高于“上表面”,空气会绕过翼尖流动,形成漩涡,会被迎面来流吹落,跑到旋翼的后下方形成一连串的“脱体涡”。
在“风洞”试验室里,用烟雾显影一个固定位置的“脱体涡”,会看到这些漩涡,一个接一个地同步向下运动。
而且漩涡具有动能,在向下运动中不断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旋转,使漩涡越来越大。
因此,转动中的旋翼“旋涡”会一个跟着一个向后下方移动,组成叫做“旋翼涡环”的螺旋形圆环。
而“涡环”里的漩涡,中心速度很大,气压很低,使其中的水蒸气膨胀凝结成白雾。
因此,图中这架西科斯基s92直升机在潮湿的空气中,显露了“旋翼涡环”的“真身”。
一般情况下,“旋翼涡环”除了浪费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旋翼的升力以外,基本上是“人畜无害”的。
在直升机平飞时,这些层叠的圆环被拉开,“要死不活地”拖在旋翼面的后下方。
直升机悬停时,这些循环又“贱兮兮地”套在直升机的周围,所以经常被人们无视。
俗话说“富贵生仁义,饥寒生盗贼”,当天生“富贵”的直升机以娇小的下降率和接近垂直的轨迹下降时,机身周围这一圈圈“饥寒”的刁民就开始面露狰狞。
如果直升机比涡环下降得稍微快一些,就会恰好追上下面的涡环。当旋翼套在自己制造的涡环上时,旋翼外圈瞬间会被涡环里的涡流覆盖。
在涡流里,无论旋翼转得再欢,空气总是圆周循环流动,导致上下翼面的空气总压力始终相等,而不是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所以旋翼就会失去了升力,直升机就会加速下落。由于旋翼彻底失去了升力,导致直升机最终狠狠地砸向地面。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直升机进入“旋翼涡环”固然比较可怕,但还是有方法“改出”的。
第一步,不要管三七二十一,先拉几“总距杆”,尽量增大旋翼升力,同时轻推操纵杆向前加速。
接下来是第二步,如旋翼逆时针转动,并向右轻微压杆,使机身向右侧滑,此时机头会向右偏转,需要同时蹬左舵修正;如旋翼顺时针转动,则“杆舵”反向,此时机身向前侧方运动,将涡环逐渐甩开。
接下来就是等待升力恢复。如果手速够快,一般“掉高”20米左右就会“改出”。以上两步“改出”动作是逃脱导致坠机“死亡涡环”的关键。
所以,在驾驶直升机时,最好要在准备下降前默默背诵“改出”的正确步骤,以防在毫无预兆的危急时刻能从容面对,“力挽狂澜”,避免悲剧的发生。
(本文由“从0开始观世界”的零哥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