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习性 >> 这种海螺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0倍一男子销
“毒性是眼镜蛇80倍,销售份就得被判刑8个月?”
前不久宁波爆出了这样一条消息,一男子销售了多份织纹螺,非法获利4万元,就在他志得意满、妄图做大做强之时,却遭到了公安逮捕,经审判后被判刑8个月、罚款40万元。男子为何会铤而走险贩卖织纹螺?这织纹螺到底有什么魅力,明明被国家禁售,大家却依然去买?织纹螺的毒性真的有眼镜蛇的80倍之强吗?
提到这种特殊的螺类,居住在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朋友们应该比较熟悉,因为那些地区盛产织纹螺,而且还有着“吃螺过节”的习俗。不过随着年我国卫生部严令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所以这种螺类也逐渐销声匿迹。
也正是因为国家法律禁止,所以很多朋友都许久都不曾吃过这种“肉质嫩滑、劲道鲜香”的螺类了,这也导致前面提到的那位宁波男子,在偶然吃到后惊为天人,还直接滋生了用它非法牟利的想法。毕竟这种螺类不仅味道好吃、看起来好看、吃起来非常方便,而且还在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销售市场”。
说干就干,该男子很快就跑到码头打通了进货渠道,开始尝试性地在自己周边的朋友圈中售卖,没想到织纹螺这种产品一炮而红,短短两个月内,他就卖出了足足多份,累计获利4万余元,俨然是个不错的“商机”。
可就在该男子想要进一步拓宽市场的时候,却突然受到了公安部门的传唤,随后不仅被判刑8个月,还被罚处了10倍获利,也就是足足40万元,可以说到头来是吃鸡不成蚀把米,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为什么该宁波男子会惨遭举报呢?原因很简单,这种好吃好看又好卖的织纹螺,带有剧毒。
长1厘米、宽0.5厘米的织纹螺,大约只有指甲盖大小,其整体仿若圆锥、尾部尖而细长的特征与普通的螺类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你可不要被他这看似普通的外表所欺骗,它内里可是含有剧毒。
当然,这种毒性本身不是织纹螺产生的,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毒性储存剂”。由于这种螺类以海藻为食,吃到有毒海藻时也不会被毒死,反而会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所以理论上这种织纹螺是活得越久就越毒,因为它们体内所积蓄的毒素往往也更多。
除了毒素的量较多之外,它们体内的这种毒素本身还非常强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河豚的毒素吧?这种织纹螺体内的毒素与河豚体内的毒素极其相似,名字叫做“石房蛤毒素”,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毒素,一旦人类摄入这种毒素后,神经传导就会被中断,随即引发头晕、呕吐、口唇和手脚发麻等等症状,毒素摄入较多甚至会直接死亡。
通常来说,人一旦摄入0.54~0.9毫克的石房蛤毒素,就足以致死,而这个毒素致死量一颗织纹螺就能够达到。也就是说,你倘若为了口腹之欲而去吃这种东西,吃一颗就可能会死,吃多了基本上没有抢救回来的可能性。更可怕的是,这种毒素的潜伏期通常在5分钟至4个小时,一旦发作毒性扩散很快,医院都很困难。
可能有人觉得我们在耸人听闻,毕竟过去东南沿海地区是有着吃这种东西的习俗的,倘若真的那么毒,那些人又是如何做到每年都吃而安然无恙的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二点来给大家做出回答,一是“幸存者偏差”,二是“时代的变化”。
幸存者偏差的意思,大家也都了解,我们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虽然说在过去的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吃织纹螺的习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有很多人都因医院。
比如说年4月,医院医院抢救的6位患者就是食用了同一盘织纹螺,结果纷纷中毒;年7月,浙江又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而中毒事件,其中还有人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
也正是因为深刻意识到了指纹螺的毒性和危害,所以浙江省食品安全办才会率先要求全省禁售织纹螺,而随后年10月,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局再次重申了这一件禁令,为的就是让大家远离这种有毒食品。
咱们再来聊聊时代的变化,我们都知道,过去二三十年里,我们国家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由于海水养殖以及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入,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富营养化极其严重,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赤潮”,而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类中有很多都容易滋生毒素,这就导致了原本毒性还不那么强烈的织纹螺,如今吃的有毒藻类是越来越多,连带着它们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毒。
所以说,在这里我们必须给消费者和商家们一个警告,消费者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去购买这种有毒食物,因为你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做赌注;而商家也不该铤而走险地想以此来谋取暴利,因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以危害人民安全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