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

比亚迪和吉利的赏金猎人模式是否会引起

发布时间:2024/12/30 16:32:39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名词解释:

眼镜蛇效应,指针对某问题做出的解决方案,反而使得问题恶化。

比亚迪和吉利汽车陆续推出了“赏金猎人”模式,通过给出最高和万的奖励,用于吸引人们寻找通过网络对该品牌进行恶意抹黑、偏离客观事实的恶意评价,以及对其用户人群进行攻击的网络黑公关。

这样的操作其实就是“赏金猎人”的模式,最终会不会出现“眼镜蛇效应”呢?

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车辆能做到完美,任何工业产品都会存在瑕疵,这也是客观事实;所以理性的人不会接受一个只有赞扬而没有负面的品牌,这几乎是“反智”的,现在就有个别两个汽车品牌的营销在进行反智的操作,其所谓的“自来粉”不允许网络平台上出现任何有关于该品牌车辆存在的客观不足的讨论,一旦发现就会恶意攻击甚至谩骂。

这种操作不仅起不到理想的营销效果,反而会让这两个品牌变得无比低级,甚至于让理性的人不屑于与这些标榜为用户的“自来粉”成为“车友”;用户画像变得很低级,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开启“赏金猎人”模式的比亚迪和吉利,是否会走到这个境地呢?

个人认为不会。

因为不论是比亚迪还是吉利,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包括打造“用户品牌”;企业和用户没有那么大的距离感,作为普通的汽车用户甚至于能够和企业的高管面对面的谈话,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企业反馈车辆存在的实际问题。

而且在网络传播的控制方面,比亚迪和吉利向来比较包容;客观存在的不足可以讲,只要不是偏离客观事实的问题,直白的指出来、哪怕是批评,其公关部门也不会有过激的反应;这些内容也不会被定义为“黑”,这两家车企可以用“十年被蛇咬,从不怕井绳”来评价,因为自信所以包容。

“清朗”并不是不让人们说话,“赏金猎人模式”也不是不允许批评;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和用户拉开距离,通过网络营销和舆论管控而不去听取用户的真实想法,那么这家企业也就算走到头了。

汽车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才能打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车辆。

脱离市场说的严重一些就等于“自戕”,单纯依靠用户市场需求调研,听到的或看到的基本都是脱离实际的;比亚迪和吉利汽车深谙其道,王传福和李书福都是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所以不用为比亚迪和吉利的“悬赏模式”担心。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3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