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形状 >> 讲座回顾张异宾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研究
年12月7日晚,应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会、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会的邀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异宾老师在哲学系系楼报告厅做了题为“烈火吞噬的革命情景建构——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研究”的讲座。
情境主义国际是2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波革命先锋艺术思潮。它在承袭先锋派激进艺术形式与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批判话语模式和革命实践策略,是当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和后现代思潮的关键性学术资源。在本次讲座中,张一兵教授从“为什么要了解情境主义国际”、“情境主义国际的基本背景”和“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核心概念”三个方面切入,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来龙去脉。
首先,张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其研究情境主义国际的缘由。情境主义国际代表人物德波的景观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对葛兰西“文化霸权”、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等理论思考的进一步推进,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日常生活领域、微观生活情境布展的全新现实,因而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情境主义国际所倡导的如“废除劳动异化”、“让想象力夺权”和“打倒景观-商品社会”等理念,一方面反映其植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另一方面对后续理论和激进实践的发展演进产生深远影响。当今数字资本主义语境下对数字化景观生产的批判亦可追溯到德波等情境主义国际的成员。
其次,张教授简要介绍了情境主义国际的组织背景。情境主义国际由字母主义国际、想象包豪斯国际和伦敦心理地理学协会于年合并组成。德波领导的字母主义国际前身为由伊索、波美兰发起的字母主义运动,其将后者声画不同步、视像模糊的纯粹先锋艺术实践形式,发展转换为以反音像的异轨电影实践为代表的革命艺术实践,代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决不妥协的激进左翼质性。由约恩领导的想象包豪斯国际曾发起“眼镜蛇运动”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实践,他们希望让绘画回到孩童的天真目光,用原始的色块表达孩童的天真想象。康斯坦特的新巴比伦计划试图打破资本布展的空间句法,营造全新的城市生存环境。心理地理学协会认为资本主义的生活轨迹和节律塑形了人们内在的心理结构,因此必须打破惯常的劳作节律以克服资本逻辑的束缚。
最后,张教授向大家讲解了情境主义国际的主要概念。德波的“景观”概念受到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革命的影响,指认了由关系异化向场境异化转换的资本主义现实。“建构情境”表达了情境主义国际成员试图打破资产阶级景观幻象、实现日常生活场境颠覆性转换的激进策略。“整体都市主义”反对资本权力在都市规划、城市建筑等领域无孔不入的布展,试图通过全新的艺术实验打破资本权力的空间句法。“漂移”是刻意制造异质性空间的动态实践,这一动态实践旨在打破景观和经济劳作节律对个体的固化塑形。“异轨”以无功利目的的游戏态度,改换挪用原始文本中的话语词句,并将其替换为思想进步所需要的全新观点和概念。“异轨”是先锋艺术实践试图变革资产阶级世界的强力武器和策略。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张教授就包豪斯运动与想象包豪斯国际的关系、阿尔都塞晚年对生产方式的讨论和“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关联、对物化和辩证法概念的理解等议题扼要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张教授向提问的同学慷慨赠书,整场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图文来源
NJU哲学系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