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形状 >> 甲壳虫已死,耶稣也救不了它
81年意味着什么?对人而言,几乎就是人的一生;而从到,也将是大众甲壳虫的全部寿命。
日前,大众宣布甲壳虫将于年停产,此次停产恐再难复活,而甲壳虫所取得的成就已牢牢刻在至今仅年的现代汽车工业史上。
说起甲壳虫的诞生,就跳不开两个关键词:保时捷和希特勒。
此保时捷却是个人名——FerdinandPorsche,译名费迪南德·保时捷,甲壳虫汽车创始人,创建保时捷已是后来之事,所以保时捷的血液里有着甲壳虫血脉,但二者如今境遇已是天壤之别。
而希特勒正是令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甲壳虫的那个人,时间定格在年,目标: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辆轿车。也就是造国民车神车。
到年,首代甲壳虫诞生,但当时被称为KDFwagen(快乐就是力量),甲壳虫之名是后来美国人根据其造型所起绰号,而此基本造型轮廓一直延续至今,也为其省去了无数的研发设计费用。
到年,甲壳虫产量已达万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国民神车”。
后来进军美国市场,但起初之路并不顺利,直到60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兴起(非主流文化),造型独特的甲壳虫成了求新立异嬉皮士们的追求,并为之进行了各种涂鸦改造。
年,甲壳虫产量已达0万辆,后来超过万产量,并打破福特T型车生产记录;到年,第万辆甲壳虫汽车在墨西哥一家工厂下线,就此成为汽车工业史上难以逾越的珠穆拉玛峰,也就有了“SilverBug”珍藏版甲壳虫。
至今,若是这些甲壳虫连起来又该环绕地球几圈呢?如果将甲壳虫比作人的一生,那这正是甲壳虫的盛年,而自此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90年代,甲壳虫开始将其定位瞄准女性消费者,而其后置后驱形式也转变为前置前驱,增加了一些安全配置及主流常用配置,如侧安全气囊、空调和收音机等;90年代末又有了1.8T涡增发动机。
进入年至今,甲壳虫面对新时代又做出了些许调整。敞篷版的推出,1.2TSI、1.4TSI、2.0TSI等涡增发动机的采用,最大功率一度达马力,但这些改变并未挽救其市场的萎缩。
如今,宣布停产的同时,其又推出终极甲壳虫(BeetleFinalEdition),全部采用2.0T涡增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匹配6速自动变速箱,而其起售价为美元(约合人民币15.7万)。此款新车将成绝响。
甲壳虫,在它的时代,它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其再次复活又会以什么模样出现呢?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何时才会出现如此经典车型?答案就在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