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的繁衍 >> 武直10和卡莫夫有关系吗941工程只完成
国内不少军备和苏系都有渊源,这也是当年技术水平受限的无奈之举。而在年,卡莫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谢尔盖向美国媒体透露,武直10的前期总体设计是卡莫夫完成的,其实我们为了武直10方案早已跑遍大半个世界。
陆航最初的努力拥有一款国产武直,其实是陆航的梦想,从80年代陆航刚刚成立时,就已经开始初步的探索。当时曾从法国宇航公司购买了8架SAL小羚羊直升机,同时还安装了“霍特”反坦克导弹,此举成为了陆航装备武直的最初努力。
后来由于“霍特”导弹部件长期得不到供应,小羚羊基本失去了作战能力,而五机部工厂奔赴法国和德国考察后,又因为对方专利要价过高,最终放弃了“霍特”的引进。
国内的技术限制,和引进工作的碰壁,让国产武直起步就遭遇挫折,当时甚至奔赴安哥拉内战战场,了解配备反坦克导弹的米-8TVK武装运输直升机。最后成果是得到了折叠弹翼的机载火箭和挂载自由落体炸弹的技术,随后被应用到直-8上。曾经还有过引进米-24武装直升机的计划,不过前苏联当时没有准许。
东方不亮西方亮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内和西方国家进入蜜月期。80年代中期,我们对意大利A猫鼬直升机进行了考察,在88年与美国达成意向购买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以及黑鹰通用运输机的民用版本,还获得了“陶氏”反坦克导弹的许可。
虽然此时还没有获得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武直,但是在相关子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前期探索工作。
后来随着蜜月期结束,眼镜蛇的购买计划无果而终,不过伊朗在推翻巴列维王朝后,我们获得AH-1直升机技术,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
后来还曾经获得过多架战场上下来的二手米-24,可以说此时我们对美、欧、俄等国的多国的二代直升机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想要直接引进武装直升机整机难度特别高,例如我们曾经也想购买卡-50和米-20直升机,俄方一度同意。这款直升机和阿帕奇一样属于重型武直,但是后来生产许可证没有谈拢,俄方则以俄陆军看中为由再次拒绝。
为此我们在下定决心后,还是将努力的目标放在了国产武直身上。
和卡莫夫展开合作虽然和米里设计局的合作不是很愉快,但此时俄国内的另一家老牌直升机设计局,卡莫夫设计局却面临生死存亡。由于在新一代武直竞争中输给米里,卡莫夫极度缺乏资金支持。
而在年,卡莫夫接受了一款6吨级武装直升机的开发任务,内部代号的为“工程”。该直升机采用涡轴发动机方案,要求动力强大能执行高原任务,重量轻省油,装备上主要装备23毫米航炮和反坦克导弹,同时可以外挂集束火箭弹。
而这个方案正是武直10的前身,不过卡莫夫设计局主要负责的是气动方案和前期设计,并不参与后期的制造工作。由于资金压力,卡莫夫相当重视,集合了所有的优秀设计人员全力以赴开发工程。而对设计工作,我们也有严格要求,首先是完全抛弃苏式的直升机风格,采用西方欧美武直,主要是欧洲武直的设计理念,所以武直10表现出来的外观和虎式直升机有一些相似之处。
而且整个设计任务被分为多个阶段,必须通过上一阶段验收后,方可以收到下一笔资金开始后面的设计。这也是为了防止俄方出尔反尔,把事情弄到木已成舟,造成设计进度的不可控。
在年,在进行了严格的风洞模型试验后,总设计师米赫耶夫在设计图上签字确认,全部方案技术资料交付验收。最后支付了设计费用多万美元,当然有人说是多万美元,大家智者见者吧。
不等于武直10,和诸多努力分不开当然如果说武直10完全是工程的产物也是不准确的,卡莫夫只是做了前期的总体设计工作,相当于是勾画了蓝图,告诉你大概怎么样能飞起来,达到什么性能,至于如何实现,实现中的问题如何解决,这都和我们自己的努力分不开。
所以武直10在发动机、旋翼和变速器方面还另外寻找了很多帮助,例如年和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达成了万美元的协议,主要解决了主减速器系统;而发动机则是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PT6C-67B涡轴发动机民用型。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在帮助,其实武直的国产化程度不是特别高,甚至最新的涡轴16可能也借鉴了透博梅卡的部分技术。但是这也无奈之举,虽然武装直升机没有四代机、五代机看起来这么高大上,但在航空工业的角度上来看,其难度不亚于歼20,需要高度发达的航空科技支持。而我们的注意精力放在涡扇发动机上尤显得不足,更难以分力照顾直升机领域。
现在发展出的武直-10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9武装侦察直升机,以及直20通用运输直升机,这已经是非常让人欣喜的结果了。总的来说,发展武装直升机,不仅是需要大量人才,还要大笔的资金和基础工业支持,虽然武直10还不够完美,但是未来路还很长,国产武装直升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一定会出现像歼20这样一举奠定国际地位的先进武直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