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眼镜蛇 >> 眼镜蛇生活环境 >> 利益法则没有利益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
大家好,我是倡导“人人如龙”的镭师兄,每天一个观点和话题,今天我们聊一下“利益法则”。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经济共同体。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非常复杂,如果抽丝剥茧地解决,可能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如果利用“利益法则”,或许可以快刀斩乱麻,直奔主题,瞬间解决问题。但是“利益法则”也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什么是“利益法则”?
利益法则就是以利益为诱导手段,来驱动别人完成任务。
我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有利而来,无利而去。无论是创业还是购买物品,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获得更好的利益和价值。
例如在推销商品时,不同水平的推销员就会采用不同的策略:
普通的推销员:会不断介绍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尤其强调一些关键参数,彰显这些产品的优越特质。
优秀的推销员:绝不会将产品的功能与性能作为介绍重点,而是重点介绍这个产品对客户的作用和价值。例如汽车销售员会描述客户一家自驾游的美好画面,让用户沉浸其中,这个时候可以顺带着介绍产品的优异性能带来的便利和独特体验等。
事实上,这些推销员这么积极地推销产品,也是被利益驱动,他们的主管以“提成”、“业绩奖金”等为引导目标,驱动推销员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中。
利益,是第一驱动力将利益法则与人的欲望相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下面看几个应用案例。
二、利益法则的不同应用
1、分粥问题:将利益约束在制度中,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到了“分粥问题”,即有一锅粥,由一群人来分,怎么才能达到最公平、利益最大化的分配目标。
方法一:随机指定一个人来分粥。结果这个被指定的人会给自己分得最多,无论换谁做分粥的人,最终都会给自己分得最多。
方法二:轮流分粥。结果轮到分粥的人给自己分得最多。
方法三:让品德高尚的人分粥。这个品德高尚的人会给那些拍自己马屁的人多分点。
方法四:采用监督制度。结果每次分粥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扯皮,效率极低。
方法五:让分粥的人最后拿粥。分粥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吃亏,就将粥分得非常平均。
第五种方法就是将通过制度和流程来约束每个人分到的利益,从而实现最公平的分粥,避免了部分人涨死而其他人饿死的情况。
2、儿童玩耍问题:转移利益的附着目标,实现预期的效果
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喧闹的声音让旁边的一个老人非常烦恼,他采取了一个策略让孩子不在这里玩耍了。
他对孩子说:“非常感谢你们在这里玩耍,我从你们生机勃勃的玩耍中感受到了年轻和美好,我给你们10块钱。”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愉快的玩耍还能有意外的收获,太棒了。
第二天,孩子们继续来玩耍,老人说:“我的收入有限,今天只能给你5块钱。”孩子们还是觉得挺开心。
第三天,老人说:“我的钱越来越少了,今天只能给你们1块钱。”孩子们都很生气,其中领头说:“我们这么使劲地玩耍,你给的钱却越来越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玩耍了。”
从此,孩子再也没有来这里玩耍,老人收获了安静。
玩耍的最初目标是快乐本来孩子在这里玩耍时的收获是快乐,但是在老人将他们的玩耍行为与金钱绑定之后,孩子的收获目标就被转移到金钱上了。在老人无法继续付出金钱时,孩子就失去了玩耍的动力。
在使用利益法则的时候,转移利益目标是最有效的方法,用常见的俗话来说,就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是用钱的方法不对。”
3、眼镜蛇问题:错误的引导目标,带来相反的效果
很多事情是可以用金钱和利益解决的,但是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对,那么就可能会适得其反。
例如设定了错误的利益引导目标,可能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问题。
印度某个地区的眼镜蛇数量很多,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灭杀措施,效果都不太明显。后来他们决定采用经济手段来处理,即老百姓每杀一条眼镜蛇,政府就付给老百姓10块钱。
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积极捕蛇并卖给政府部门。但是随着眼镜蛇越来越少,老百姓发现这条生财之路要断绝了,于是他们开始转换思路,从杀蛇变为养蛇,大量人工养殖眼镜蛇。
政府部门最后发现眼镜蛇越来越多,只好放弃收购策略。
眼镜蛇问题,就是利益引导目标的问题这个现象在我国也发生过。80年代某地闹鼠患时,乡里为了鼓励百姓捕鼠,就采用了“一毛钱换一根老鼠尾巴”的方法,结果各村开始积极养鼠,这个方法最后也被取消了。
(这个案例在当时还衍生了一些其他经济现象,有些人去参加别人家的婚礼时,没钱出份子钱,就带着一些老鼠尾巴做份子钱。老鼠尾巴被当成了货币。)
4、停车位问题:人们痛恨损失,当利益受损时就会迅速做出反应
珍珠藏在哪里最安全?藏在一堆鱼目中。同样,将你的利益隐藏在别人利益背后,或许才能更好地达成你的利益目标。
例如你晚上开车回家,发现自己的停车位被别的车占了,对方还留了手机号码在车窗上。
你打了这个电话,对方满口答应立马下来挪车。结果15分钟过去了,对方就是迟迟没有下来。
这个时候你可以发个短信过去:“你的车灯被撞了,你是否下来看一下。”
对方就会立马下来,你就可以让他赶紧将车挪走。
对方占了你的车位,这个时候是你的利益受损,他的利益没有受损,所以他没有很强的动力立即下来挪车。
如果你告诉对方他的车灯被撞坏了,他的利益受损了,他就会迅速行动起来。
人的天性中,“收获一百元的喜悦”远远抵不上“失去一百元的痛苦”,所以大家更关心“损失”。
总结
利益法则是最有用的社会法则之一,需要将利益与人的天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产生爆发式的效果,如果只是简单进行利益引导,就可能适得其反。
1、用制度和流程来约束利益的分配。
2、转移利益的附着目标,逐渐降低收益,从而消除问题。
3、需要设定正确的引导目标,否则问题会加剧。
4、利用“痛恨损失”的天性,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人人如龙”,我是聚焦个人优势的镭师兄,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