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

1公里亡50人外加2亿元钱苦难中国用血

发布时间:2024/10/18 14:01:24   
作者:暮紫泽岷上图:近处是中缅友谊碑,远处是中缅边界4号界桩中缅边界4号界碑,一条芳草萋萋的小路不经意地从山林中伸出,小路上有刚刚留下的新鲜牛粪。残破的路面下,几段长满苔藓的枕木,与山林相对无语,无声地诉说着这条老路73年的沧桑。“这是老史迪威公路的一段。”驻守在云南腾冲的边防某部指导员杨飞说。“再不想办法,我们都得玩完”年6月,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男女混杂的小分队,刚刚从湿漉漉的缅甸丛林逃出来。带头的是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他毫无掩饰地承认盟军入缅作战的失败:上图:史迪威(-)“我们的确被狼狈地赶出了缅甸,这是奇耻大辱……再不想办法,我们都得玩完,我们必须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打回去,收复缅甸。在莽莽的林海中开出一条路,将物资再次送到中国!”一个月前,缅甸全境和滇西沦陷,中国唯一一条接收国际救援物资的通道——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对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言,国际交通线之于抗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尽快扭转国内抗战物资供应的困难局面,史迪威提出修筑从印度雷多经缅甸北部进入中国、连接滇缅公路的中印公路计划。同年,蒋介石访问印度,参加“新德里会议”。会议决定修筑自印度雷多经缅甸密支那至云南龙陵的“中印公路”。年12月10日,中国驻印军开赴野人山,中印公路在印度雷多破土动工。上图:印度雷多镇,中印公路在这里动工“丛林里到处都是危险”“墓穴是这条公路的里程碑,平均1公里至少有两座墓碑,在这条弯弯曲曲、震惊中外的公路上,埋葬着无数爱国志士的忠魂。”年轻的指导员杨飞,对这条路的历史很熟悉:“亚热带原始丛林里,到处都是危险,随处可见毒蛇、蚂蟥、蚊虫、酷热、落后与蛮荒。”“前面是远征军在开路,后面是美国工兵的挖路机,中国军队走到哪里,美国的挖路机就开到哪里,史迪威很看重中国军队,说‘要拿什么阵地,中国人肯定能拿下来’。”说这话的老人叫杨培达,他清瘦矍铄、布衣布裤、思维清晰,是当年驻印远征军的一名翻译。上图:腾冲国殇墓园,衣衫褴褛的筑路工人塑像还原了当年筑路的艰辛。中国民众用最简陋的筑路工具,开凿了救中国于水火的生命线上图:83岁的余海升老人当年参加了筑路,至今留存修路用过的铁锤上图:腾冲旦扎乡一名妇女在筑路杨培达老人是关于这段历史为数不多的健在的见证人。“施工队经常遇到蛇、狼,熊,眼镜王蛇、蟒蛇、巨蜥也有。”老人说,一次他们坐军卡去运物资,看见地上盘着一条眼镜蛇。他探出头去,眼镜蛇一下蹿起来车窗那么高。筑路工程浩大,作业条件恶劣,要不断克服崇山峻岭、江河峡谷、高草丛林、沼泽泥泞、暴雨山洪、酷暑病害等困难。在有些路段(如修复惠通桥),筑路人员不得不在日军航空兵、炮兵轰击下作业。由于工程艰巨,施工条件差,筑路军工死于爆破、坠岩、坠江、土石塌方和疾病的超过了2万人。从雷多到腾冲多里的公路上,每向前推进1公里至少有50人丧身。据不完全统计,中印公路从动工到通车共牺牲了3万多人(不含作战阵亡将士)。因而,说中印公路是一条浸泡鲜血、用白骨铺设的道路,毫不为过。上图:缅甸境内的路牌:MDY(曼德勒)(英里);BHM(八莫)37;MKA(密支那)。史迪威公路上的每一块路牌,都用生命筑就“三天两头有人被炸,我天天看到有人被抬下来”继续与老人攀谈,老人的思绪向决堤的洪水一样,从年一直奔腾向前。“年,史迪威公路开始修建,军需物资从加尔各答运到印度铁路的终点雷多。那个场面真大,上面是美军飞机,下面是中国军队,一边修路一边运物资,路修到哪里,物资运到哪里。”上图:公路边,日军阻止筑路的碉堡“修路的都是些什么人?”“美国人、保山人、昆明人、腾冲寨子里的人,工程师有美国人、昆明人,工头中也有保山人、昆明人,工地上开搅石机、压路机,凡是‘坐机械’的都是美国人,中国人主要是挖路。”“挖路有多苦?”“相当苦!一天到晚都在修路,天蒙蒙亮就去挖,挖到太阳不在了,落完了。放炮,石头下来,人被敲着、砸死的都有,牛厩河那一带,三天两头有人被炸,我天天都看到有人被抬下来,不知道抬到什么地方。”工程部队和上万饱受战争磨难的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一边反攻一边筑路,公路一步步推向缅甸密支那。两年多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奋战,筑造出一条跨越3个国家的血肉之路。上图:当年美军的十轮大卡车GMC,至今仍在他们修筑的军用铁桥上“世界上最繁忙的公路”从年11月从雷多动工算起,至年1月全线通车,筑路工程历时2年零3个月。美方投入了1.5亿美元,中方亦投入2亿元(民国旧币)。年1月24日,中印公路通车,蒋介石在庆祝仪式上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刚建成的史迪威公路什么样?”杨老答:“那简直就是抗日生命线!路基真是好,在平原上最宽的地方,4辆美国的GMC军车可以并排跑。那时候的史迪威公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公路,美国人拉物资、运送部队的大卡车、吉普车,中国人开的军车,中国的炮兵团、工兵团没日没夜地跑。路上每隔一段就有加油站、修车场,车要坏了根本等不及修,换上新的又往前跑。”上图:年2月4日,从印度雷多开来的第一车队到达昆明的确,史迪威公路的修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印公路通车半年,共运进汽车1万多辆、军用物资5万多吨,有力地支持了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年10月,全部军用物资运输完毕。鉴于日本已无条件投降,这条公路仅用了半年就结束了历史使命,冷落高山莽林中。在地图上,贯通中印缅的史迪威公路不过是一条线,但当时中美印缅在实地完成这条线时,却是如此的不寻常。今天,当人们行走在这条公路,依然会脱口说出“史迪威”三个字。这不仅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这条道路由白骨铺设,但我们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条和平之路、抗争之路!上图:今天的史迪威公路仍在发挥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005.html
------分隔线----------------------------